当前位置:首页 >> 仙游现代中学 >> 教学科研 >> 课题研讨 >> 正文
高中生物教学的课堂气氛调节与营造策略分析
【字体: 】【发布时间:2018-10-11】 【作者:/来源: 】 【阅读: 次】【关闭窗口】

高中生物教学的课堂气氛调节与营造策略分析

                          

          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现代中学生物组     黄丽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人们开始越来越多的重视课堂教学效果。学生学习的兴趣、积极性等也都取决于课堂教学的气氛和具体实施。良好的教学环境不但体现在具体的外在环境条件方面,更多的还表现在内在的环境条件方面,而课堂气氛的调动主要是指精神环境方面的建设和完善。课堂氛围可以有效提升学习的学习效率与教师的教学效率,可以确保学生在学习中实现事半功倍之效果。本文以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模式为分析对象,着重分析和营造良好的高中生物教氛围,为完善生物教学模式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课堂气氛;调节与营造

当前高中阶段,教学开展中往往更加重视数学、语文、英语的学习,对于生物等学科的学习重视度较低。同时加之生物学习具有一定的困难度,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会由于学习缺乏新鲜感,而导致学生对生物学习产生厌烦心理[1]。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充分积极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可以主动的爱上生物课,并积极的参与到生物学习之中。但是由于,我国教学采取的传统教学模式,生物学习出现了局限化,学生较难通过日常教学让学习感到更轻松,无法对生物学习产生更大的学习兴趣。因此,如何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对于生物教学意义显著。

1课堂气氛调节与营造的影响因素分析

高中生物教学的课堂气氛营造给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带来非常严重的影响,这种客观因素的存在影响了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和重要性。

(一)学生和教师没有认识到课堂氛围的重要性

当前我国高中生物教学仍然多以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主,而对于课堂气氛的调整和营造并不十分重视,这给生物教学所要达到的效果带来很多的影响和局限[2]。由于生物课程不如数学、英语等主要学科学习重要,因此,一些学校在学生的课程学习过程中给生物课程的排课非常之少,这就使得生物教师为了能够完成教学任务而赶进教学进度,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单纯的对书本上的知识进行传授,但是并不是真得了解学生知识的了解程度,而忽视的对于教学结果的关注度。正是由于这种教学模式的存在,使得学生对高中生物课堂学习模式难以接受,课堂学习氛围并不形成,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二)传统教学模式不利于课堂氛围的营造

由于传授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很难掌握与理解生物课堂的内容,且这种教学模式往往以教师为中心,且学生往往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单纯的靠死记硬背学习知识,也就会导致学生学习处于被动的地位,所以学习目标也往往难以实现[3]。在强制化的应试教育下,我国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极其紧张,学生的地位极其低下,学生很难在愉悦、轻松的教学环境下进行对知识的学习,长此以往让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大大消弱,与此同时,教师的硬性教学,学生的高强度学习,这些都给高中生物教学带来了不利,并限制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良好课堂气氛调节与营造的具体措施

2.1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目前高中生物课程中教学模式如何选择具体的教学方法,这对于学生的教学方法也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调节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氛围,为学生营造较好的学习环境,就必须要摒弃硬式的教学方式,转变现有的教学模式,更重要的是让教师清楚的意识到教学氛围的重要性,从而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积极的调整教学氛围,全面的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4]。与此同时,在学生的日常学习中,教师更应该以学生为中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通过学生自身营造良好的氛围。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这一内容这节课采用“提供资料-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提供实验验证”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动画播放科学家如何一步步得到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如何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完善自己的实验获得新的内容,体现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同时要求学生自己准备生物膜的主要组成成分-磷脂双分子与蛋白质的材料,在上课期间分析科学家对生物膜的探索历程之后,为学生提供生物膜的主要成分的特点,比如蛋白质的位置是“横,跨,贯穿”,磷脂分子具有亲水基和疏水基组成的,那么根据细胞生存的环境,指引学生去分析出一层细胞膜是由双层的磷脂分子构成的。引导学生自己构建生物膜的模型以及根据课本对实验进行设计,感受科学家探索的历程和过程的艰辛,理解并描述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提高学生的空间感。

2.2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生在日常学习中的自主学习能力十分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重视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并且还能减轻教师的教学任务,缩短教师的教学进度所需时间,有效的创新并完善教学模式营造与实施,优化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适宜的学习氛围。。

如,每节课的最后总结时候,可以给学生讲些下一节的相关信息,比如在学习了“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这一内容之后的一些时间,可以给学生一些问题。那么元素大多数是以化合物存在,那大家认识哪些化合物?根据学生的回答,点出蛋白质,从现实生活中的“大头娃娃”引出蛋白质的重要性,提问,为何会引起大头娃娃病?那蛋白质是怎样来的?我们该吃什么?调起学生的胃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又比如在人教版生物选修三各项生物技术的学习,就可以在课堂上提起:多莉是如何产生?为何它比正常的羊早衰呢等…利用生活中,学生熟悉的事物,却不清楚他们的由来去诱惑学生,让学生觉得好奇,想去了解,从而让学生有去探知的精神,提高学生自主学生的能力。

2.3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不但能够加强学生之间的团结互助,还能够有效的调动起课堂学习氛围,让学生全部参与到其中来[5]。在分组的过程中,可以将学习能力强与学习较弱的同学分在一起,通过能力强学生的分析和操作,调动起能力较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使其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不一样的快乐和成果,进而让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气氛更加活跃。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这一节内容中,可以让学生分组来学习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脱水缩合过程,每个人就是一个氨基酸,每个人都不一样,代表不用的氨基酸,每个人的左右手就是氨基酸的氨基或者是羧基。那个一个组五六人,相互牵手,牵成一列,那么牵手的那个结就是肽链中的肽键,这样就可以分析出蛋白质的不同是由于氨基酸的数量,种类和排列顺序的不同,还可以得出上文提到的脱水缩合失去的水分子以及形成的肽键数。这样的分组学习,在共同的分析与研究下,发现生物生长、变化的过程,分析整个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并指出其所具备的特点和优势。通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发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利用合作学习来学习其他小组成员的长处和优点,进而弥补自身的不足。

2.4丰富课堂教学形式

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能够将生物课堂教学营造的格外轻松,通过多媒体教学技术营造良性的学习环境和积极的学习气氛,让学生可以在不同的学习环境之中体会到不一样的学习感受。能够让学生通过多媒体来体会和感觉各生物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对生物学习产生更加直观的感受。此外,多媒体技术可以应用图像、声音等优势,让学生感受更加深刻,能够进一步的提高学生对于学习的注意力与积极性,为学生的学习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6]

2.5教师发挥自身能力

2009年六月份以来,从事教师行业有六年整了,在这六年里,自己用心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努力学习各位老师的教学经验,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风格,在这六年里,也深刻体会到学生对师资力量的要求,作为第一线的教师更加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与业务水平。

教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态度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结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较于幽默也能够有效的调动起学习气氛,打破以往的课堂沉闷氛围,提高生物知识学习质量和效果。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生物教学课堂氛围的调节与营造,可以对学生学习、教师教学产生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所以,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当提升课堂气氛地位,重视并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将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法,来积极的调动课堂学习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李锦.高中生物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面临的困难及对策[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0,18(03):259-261.

[2]阿米娜·买斯地克.谈生物教学中教师的引导策略[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2,20(05):12-14.

[3]唐丽娟.试论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在生物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J].文理导航(上旬),2011,10(8):158-159.

[4]王晓君,徐继存.关于有效教学的思考——有感于济南市柳埠中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改革实验[J].当代教育科学,2013,14(01):265-267.

[5]白广辉.巧妙运用课堂有效策略,提高生物教学的有效性[J].现代阅读(教育版),2009,12(05):123-125.

[6]游永珍.探讨如何有效调节高中生物课堂的教学气氛[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4(14):198.

[7]巫广青.高中生物教学的课堂气氛调节与塑造[J].读与写(上,下旬),2014(5):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