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仙游现代中学 >> 德育空间 >> 家校互联 >> 正文
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方法
【字体: 】【发布时间:2010-07-06】 【作者:办公室/来源: 】 【阅读: 次】【关闭窗口】

一、尊重孩子

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家长首先要把孩子看做一个活生生的人,他既有物质上的要求,更有精神上的需要,而且孩子在一天天长大,他们的生理、心理的变化很快很复杂。他们来自教师、同学、社会的信息很广,同时学习上的压力很大,内心矛盾,困苦很多很复杂,家长只有尊重孩子,用发展的变化的眼光看待孩子,才能走进孩子,了解孩子的内心需求,教育才会有效。

二、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

教子成功从培养良好的习惯开始。经常聆听到父母们烦恼的说,孩子如何贪恋电视机和玩电子游戏,就是不爱写作业,写作业也是坐不住,大人说了几百遍也不管用。对此家长要分析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孩子需要的不是唠叨,更不是指责,而是具体的帮助。要知道训子千遍不如培养一个好的习惯。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良好行为习惯归结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和学会学习三大方面,即:(1)做人:真诚待人、诚实守信、认真负责、自信自强;(2)做事:遵守规则、讲究效率、友善合作、合理消费;(3)学习: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学用结合、总结反思。习惯的养成需要经过五个步骤,即提高认识、明确规范、持久训练、及时评估、形成环境。培养好习惯用加法,用阳性强化法奖励、放大好习惯,坚持21天或一个月就能养成好的习惯,90天巩固一个好习惯。改正坏的习惯用减法。例:一个妈妈发现自己儿子写一小时作业,站起来7次。她说:“儿子你写作业一小时站起来7次。”儿子想:噢,有这么多次。妈妈说:“咱能不能写一个小时作业站起来3次。”儿子说:“没问题. 。“如果做到可以看一个小时的动画片”,孩子非常高兴,平时一看电视就挨批或不让看。第一、第二天真的做到了,妈妈履行承诺,第三天没做到,没有看上动画片,坚持不懈终于改掉写作

业坐不住的毛病,这之后依同样的方法改掉不良习惯。习惯决定命运,教育就是培养好的习惯。

三、身教重于言教

父母身教重于言教。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是孩子的样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父母处处以身作则,为人讲诚信,有爱心,乐奉献,遇事冷静,办事果断,面对困难不抛弃、不放弃、不抱怨,对子女影响巨大。例:2007年整个暑假和寒假一位年近五十的心理咨询师去河北师大参加心理咨询师培训。住在学生宿舍,冒酷暑,斗严寒,一天学习十几个小时,终于考取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他的精神影响着孩子。他的大女儿,放弃寒假、暑假与他一起住在学校迎接考研,最后考取东北师大的研究生。

四、让孩子在体验中和群体中成长。

交往,是人的重要需要;交往,也是孩子社会化的重要途径。由于孩子们大多是处于从属的地位,他们大多是服从父母和老师的要求。这种环境很难形成孩子的平等意识。而在群体中的孩子他们会出于共同的爱好和活动而结合,所以,每个孩子在与朋友交往的时候都是平等的,他们的行动往往表现的是他们自己的意愿。这样就促进了孩子平等观念的形成,逐步结束对大人的依赖,从而发展自主能力和创新能力。孩子们之间可以在互相的宣泄和畅所欲言中得到体谅、劝慰、鼓励、支持。当然孩子们在这个群体中扮演了自己所选择的角色,他们的能力和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他们的集体观念和团结精神也得到了培养。在相当一部分学生中,还程度不同的存在缺乏进取心和毅力,智商高而学习成绩差,怕吃苦怕困难,讲吃穿,胸无大志,贪图享受,乐于自我满足,不顾集体利益等。对于这些学生,就更应该让他们参加有益的集体活动。同伴的影响是巨大的。同伴缺失,没有朋友最痛苦、最孤独。再好的父母也不能代替同伴的作用,建议独生子女的父母们联合起来,变小家为大家,变独养为群养,引导孩子在与同伴交往的体验中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