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爱生命、预防溺水 ——仙游现代中学防溺水安全教育广播会议讲话 德育副校长 傅秀珍 老师们、同学们: 上午好! 今天我讲话的主题是:“珍爱生命、预防溺水”。 随着气温不断攀升,防溺水工作成为学校安全工作的重点。为深入安全教育管理,避免溺水事故发生,特在此进行防溺水安全教育。 一、防溺水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溺水是游泳或掉入水坑、水井等常见的意外事故,一般发生溺水的地点:游泳池、水库、水坑、池塘、河流、海边等场所。在溺水者当中,有不会游泳的,也有一些会游泳、甚至是水性好的人。 溺水事故是近年来造成广大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的主要原因。根据2012年我国学生非正常死亡数据统计,溺水死亡占全年非正常死亡人数的63.3%。从年龄阶段看,在园幼儿占5.6%,小学生占69.4%,初中生占16.7%,高中生占8.3%。从性别看,溺水死亡的主要是男生,占溺水死亡学生数的77.8%;从死亡原因看,游泳溺亡占30.6%,玩水溺亡占36.1%,不慎落水溺亡占33.3%,结伴溺亡的占22.2%;从时间段分布看,主要集中在六、七、八三个月份,占全年的66.7%,这些溺水死亡事故大多发生在脱离家长监护和学校老师管理的时段,其中发生在双休日、节假日的占58.3%,发生在放学后等时段的占22.2%。 我在网上搜罗下关于今年的一些学生儿童溺水的事件,整理汇总了一下,这些都是媒体报道过的,应该还只是一部分,看了下挺可怕的。短短几个月发生27起学生溺水死亡事件,几十名学生丧失生命。 对于学生的安全事故,全国上下十分重视。5月15日召开全国范围内的安全教育视频会议。国家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在会上强调,要结合近期发生的溺水事故,加强防溺水安全教育,坚决预防学生溺水,要求学生做到“六不”: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仙游县也召开多次会议强调防溺水教育。 二、防溺水的具体要求 近年来,我校积极贯彻执行上级的有关文件精神,十分注重学生预防溺水的教育工作,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积极和家长沟通,做到家校共管,没有发生溺水安全事故。但从全国来看,溺水事故仍是造成中小学生意外死亡的主要原因。近日,仙游县就今年中小学生预防溺水工作做了专题布置,目标是今年仙游县中小学生溺水零伤亡。 分析学生溺水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是思想麻痹大意,存在侥幸心理。为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工作,进行预防溺水的专项教育活动,做到防患于未然。在此学校特向全体同学提出以下要求: 1.树立安全意识,加强自我保护,不走河边,沟沿,不走偏僻的道路,回家时要结伴而行。各班级通过班会、家长会、黑板报、班刊等形式提高同学们的预防溺水意识,增强每个人的安全意识,提高大家的自护自救能力。 2.严禁学生私自一人外出游泳,不得到不摸底和不知水情或比较危险且宜易发生溺水伤亡事故的地方去玩耍、游泳。不要在河塘边、水库边玩耍;不捡落入水中的物品;不去河塘钓鱼捞鱼。 3.游泳需到有资质的游泳场游泳,而其必须要有组织,并在大人带领下方可去游泳。 4.要清楚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平时四肢就容易抽筋者不宜参加游泳或不要到深水区游泳。要做好下水前的准备,先活动身体,如果水温太低,应先在浅水处用水淋洗身体,待适应水温后再下水游泳。 5.对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下水后不能逞能,不要贸然跳水和潜泳,更不能互相打闹,以免喝水和溺水。 6.在游泳中如果突然觉得身体不舒服,如眩晕、恶心、心慌、气短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 7.在游泳中,若小腿或脚部抽筋,千万不要惊慌,可用力蹬腿或做跳跃动作,或用力按摩、拉扯抽筋部位,同时呼叫同伴救助。 8.从我做起,严守学校纪律,坚决不玩水。到校后遵守学校规定,不外出。同学间要互相关心、爱护,发现有的同学私自去游泳或到危险的地方去玩耍,要及时劝阻并告诉老师或家长。 三、溺水的急救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如果一旦遇到溺水者,我们在营救时应该怎么办呢? 遇到有人落水时,学生不能冒然下水营救,避免手拉手盲目施救,要智慧救援,立即寻求成人帮助。因为一旦被落水者抓住将十分危险。在水中与落水者纠缠不但会消耗救助者的大量体力,有时甚至会导致救助者体力耗尽最终丧命。正确的做法是应立即大声呼救,同时将救生圈、竹竿、木板等物抛给溺水者,再将其拖至岸边。现场抢救溺水儿童的方法: 1.迅速清除口、鼻中的污泥、杂草及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并拉出舌头,以避免堵塞呼吸道。 2.将溺水人员举起,使其俯卧在救护者肩上,腹部紧贴救护者肩部,头脚下垂,以使呼吸道内积水自然流出。但不要因为控水而耽误了进行心肺复苏的时间。 3.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及心脏按摩。 4.尽快联系急救中心或送溺水儿童去医院。 溺水是非常危险的,在日常生活中要提高安全意识,安全第一,防患于未然。水无情,人有情。其实,只要我们在生活中注意各种游水、戏水事项,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学会在遭遇溺水懂得如何自救和他人遭遇溺水时如何抢救,溺水事件是可以防止的。 四、其他应注意的安全事件 1.注意交通安全。近日出现降雨天气,因受阴雨天气的影响,路面湿滑、天气阴暗、能见度低,给道路交通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上下学路上一定要慢行,注意交通安全。 2.注意化解内部矛盾。同学间遇到矛盾时,一定要冷静理智,不要动手动脚,以免给自己和同学带来不良后果。遇到矛盾问题要立刻报告班主任、平安办或政教处。真正做到与同学、老师换位思考,以宽容、大度、理解的胸怀与同学、老师和谐相处。珍惜大家在一起的缘分;同学之间交往,提倡相互友爱,“进了现代门,就是一家人”,同学之间亲如兄弟姐妹,哥哥姐姐让弟弟妹妹,弟弟妹妹尊敬哥哥姐姐,如不小心碰撞对方,运动时不小心把球打到别人身上等等,一方说声对不起,一方说声没关系,矛盾就化解了。 3.注意不与社会上的不良分子交往。不参加小团伙,不与人冲突、打架斗殴;不义气用事帮助别人做违法的事;不因小事鲁莽冲动而铸大错。上级有关部门正严厉打击社会非法组织,加大打击违法犯罪的力度,进一步静化社会环境,如果发现学生参与社会非法组织、非法团体,将把他送到少管所进行教育改造。 4. 注意讲究环境卫生。校园环境卫生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也影响着社会各界对我们学校的看法。本学期校园卫生状况总体良好,但仍有些同学们随意乱扔垃圾,特别是走廊、楼梯,早读时打扫干净,课间操过后以及下午时间就有同学乱扔的瓜子壳、果皮、纸屑、塑料瓶、零食袋等。这跟我们的文明校园极不相称。“学校是我家,清洁靠大家”,我相信,没有哪一位老师、同学希望在一个垃圾遍地,尘土飞扬的环境中学习、生活、工作。因此,希望同学们不要乱扔垃圾,并提醒乱扔垃圾的人。以爱护校园环境为己任,自觉维护校园的清洁卫生。看到地上有纸屑、塑料袋等杂物,主动捡起来,及时顺手清理到垃圾桶内;树立人过地洁之风尚,做一个文明的人。 5.注意饮食安全。 春夏之交是多种疾病特别是一些传染病的多发季节,同学们要注意预防传染病少去人群密集场所,减少被感染机会。保证充足休息,不要太过疲劳,以防免疫力下降。还需注意保持室内的空气流通。吃得清淡多洗手别肠胃负担过重,少吃油腻、燥热、不易消化的食物。不喝生水,不吃生冷的食物,一定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及时洗手等等。 同学们!“安全无小事,生命价更高”,只要我们认真对待,防微杜渐,把安全知识教育与学习活动作为我们生活和学习中的头等大事,那么,我们的每一天就平平安安,快快乐乐。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