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 游 现 代 中 学 防震减灾应急避震疏散演练实施方案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切实加强学校安全管理,我校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着力构建和谐、平安学校,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宗旨,大力营造“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浓厚氛围,强化全体师生的安全意识,使学生了解地震发生时的应急避震知识,掌握应对地震发生时采取的防护措施和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紧急避险、自救自护和应变的能力,使全校师生在地震发生时能快速有序的逃生,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为此,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本应急避震演练方案,并进行实地模拟演练。 一、演练时间:2012年 5 月 9 日(星期 三 )下午第四节(先在教室内听取防震减灾应急避震基本常识和要求,后进行现场模拟演练) 二、演练地点:教学楼、办公楼、学校操场 三、参与演练人员:全校师生 四、组织领导 (一)学校防震减灾应急避震演练指挥领导小组 组 长: 李启林 副组长:戴子山 刘春水 陈庆进 许绍晞 成 员:章清栩 傅建飞 吴开荣 黄江闽 叶福锦 陈炳泉 史成琳 黄良辉 何扬生 林顺荣 陈文翰 郑名烜 傅绣珍 (二)现场演练指挥系统 总指挥:刘春水 副总指挥:章清栩 (三)演练职能小组 1、警报发令组: 组长:郑名烜 组员 傅依鹤 工作职责:当接到总指挥的指令后,用广播发布有关地震发生信息并拉响紧急警报,一分钟后用哨子解除警报,紧急疏散开始再次拉响紧急警报。 2、通讯联络组 组长:傅建飞 组员: 工作职责:做好信息的上传下达等工作,并视灾情情况及时向消防中心(电话119)、救护中心(电话120)报警救助。 3、引导组 组长:陈炳泉 组员:林顺荣 工作职责:做好外援力量的引导工作,指明受灾地点、受困人员等情况。 4、警戒组: 组长:章清栩 组员:黄国忠 工作职责:做好受灾现场、避难场所的治安维护工作。 5、疏散组 组长:许绍晞 副组长:黄江闽 叶福锦 各年段段长 组员:各班班主任 课任教师 工作职责:做好师生应急避震疏散过程的安全防护工作,确保安全、有序、快速、稳妥地进行疏散。 6、灭火组 组长:陈文翰 组员: 江雷 工作职责:当地震引发火灾时,应及时关闭总电源;组织人员进行火灾现场的扑救,并配合外援力量共同清理好火场等工作。 7、救护组 组长:傅绣珍 组员:吴金清 工作职责:做好受伤人员的医治、护理、抢救等工作,协助急救中心及时将危重病员转移到医院救治。 8、宣传组 组长:吴开荣 组员:史成琳 工作职责:做好防震减灾应急避震常识等方面的宣传报道工作并上传演练总结报道。 9、评估组 组长:陈庆进 组员:黄良辉 何扬生 工作职责:对模拟演练的整个过程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认真总结经验,扬长避短,有待进一步完善演练的管理体系,以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五、报警程序 (一)根据地震导致发生火灾、建筑物倒塌造成人员伤亡情况,立即就近用电话或手机向消防中心(电话119)、急救中心(电话120)报警,报告时应告清对方受灾的地点、救援的路线、受灾情况等;学校领导应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受灾情况。 (二)门卫值班人员应负责打开校大门,然后在路口等待引导救援车辆;保卫处人员负责检查、疏通校园交通通道;总务处人员根据情况需要,及时关闭学校总电源。 六、组织实施安排: (一)应急避震演练指挥小组成员按照演练方案,先组织师生在就地避震,后再组织全体师生进行应急避震逃生疏散,中层以上领导预先在所任教年段的楼层楼梯口等候指挥疏散,班主任及当堂上课的教师接到总指挥的指令后,先组织本班学生就地避震,然后组织学生有序疏散逃生。 (二)具体疏散工作安排:按安全、快速、有序的原则进行。 各楼层楼梯口负责人安排如下: 南楼梯口 李建新(一楼) 陈明强(二楼) 严细芳(三楼) 陈建仙(四楼) 黄喜强(五楼) 张明杰(六楼) 北楼梯口: 林茂霖(一楼) 黄良辉(二楼) 林顺荣(三楼) 陈世文(四楼) 张金标(五楼) 叶福锦(六楼) 西楼梯口: 陈文翰(一楼) 史成琳(二楼) 黄江闽(三楼) 吴开荣(四楼) 陈炳泉(五楼) 傅绣珍(六楼) 学生疏散线路安排如下: A、 北楼梯出口依次是:七(5)、七(4)、七(3)、七(2)、七(1)、七(6)、七(7)、七(8) 、八(9)、八(10)、高一(1)、高一(4)、 高一(5)、高一(6)、九(13)、九(14)、九(15)、九(8)、九(9)、九(10)由北楼梯出口进入疏散点。 B、南楼梯出口依次是: 七(9)、七(10)、七(11)、七(12)、七(13)、八(13)、八(12)、八(11)、八(4)、八(3)、八(2)、高三(3)、高三(2)、高三(1)、高二(3)、高二(2)、高二(1)、九(3)、九(2)、九(1)从南楼梯出口进入疏散点。 C、西楼梯出口依次是:八(1)、八(16)、八(15)、八(14)、八(8)、八(7)、八(6)、八(5)、高一(2)、高一(3)、高三(4)、高三(5)九(11)、九(12)、高二(4)、高二(5)、九(7)、九(6)、九(5)、九(4)从西楼梯出口进入疏散点。 疏散点安排如下:七年级在宿舍楼前空旷场地集队,八年级在办公楼南侧操场东集队,九年级在教学楼北侧操场东集队,高一年在办公楼北侧主干道集队,高二年在办公楼南侧操场西集队,高三年在教学楼北侧操场西集队。 (三)自然灾害避灾场所(疏散点)总负责:黄荔 组员:全体体育老师 组长根据疏散点做好体育老师的分工,体育老师组织各班按升旗仪式的队列进行集中并清点人数,要求师生按照“伏而待定”的避震要领等候总指挥的指令。 (四)室内避震指挥人员工作安排 当地震(用广播发出地震信号)发生时,立即指挥同学就地避震,不得乱跑乱窜,按照以下要求就近躲避,震后(听到警报响声)迅速、有序地撤离到安全的地方。 教室内避震要领: l 课堂上,老师觉察到地震预警现象时,或听到地震警报时,立即下达紧急躲避命令: l 指挥学生抱头、躲藏在自己的课桌下面、闭眼; l 老师躲藏到讲桌下面; l 提醒学生不要把身体暴露于课桌外; l 回想疏散方案; l 携带已备的必须物品; l 发布疏散命令(听到警报声),配合楼内的指挥人员,指挥学生紧急疏散。 七、应急避震要求与注意事项 1、当听到学校发布的地震发生信息(用广播发布)后,在室内的师生一定要按照室内避震要领进行应急避震;约一分钟后,当听到应急疏散警报声后,再进行有序疏散。 2、在疏散过程中经过楼梯台阶时,只许师生下,不能上(无论发生什么事),且不滞留在楼梯或过道上。 3、在疏散过程中,尽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构筑物、危险物、高耸或悬挂物及其它危险场所。 4、下午第三节上课的课任老师协助本楼层负责的行政或年段长做好本楼层的学生疏散工作,不得离开,班主任自始至终跟随班级疏散。 5、疏散顺序 (1)班主任预先将学生按座位分成前后人数大约一致的两部分,疏散时前半部分的走前门,后半部分的走后门。当听到疏散命令后,全体学生立即起立,依次撤离到教室外走廊后,排成两路纵队,靠楼梯左、右两侧有序下楼。 (2)在场教师要指导、组织学生排好队伍有序下楼,各班要严格按照规定的顺序依次下楼。做到有序、快速下楼,不能抢先拥挤,以免发生踩踏事故。 (3)到达操场后,按升旗仪式队列集中,并按照“伏而待定”的要求:蹲下,脸朝下,双臂交叉,头伏在臂下,闭上眼睛和嘴,用鼻呼吸;各班级要迅速点清人数,并向通讯联络组傅建飞汇报本班级人数。
|